华夏目前的一年的柴油消费量1.57亿吨,汽油0.7亿吨。
加上现阶段正在推进的‘铁公基’大基建项目,未来数年时间,华夏都将是全球前二的用油大户。
一纸文件的推出,意味着生物柴油在未来将大幅替代柴油。
如果全面b5,则要减少785万吨石化柴油。
b10,减少1570万吨。
b20,减少3140万吨。
这将深刻影响到未来全球的能源格局。
国内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
一开始时,核心聚焦点在能源上,因为从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再度走上了高位。
甚至有再度冲击100美元/桶的趋势。
受此影响最大的是美利坚和华夏,毕竟两者是目前世界上原油消费最大的国家。
同时两者也都在积极寻找应对措施,美利坚国内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页岩油开采技术的突破上。
而华夏则一边布局全球进口,一边寻求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
无论是页岩油,还是新能源,欧佩克成员国以及全球能源媒体都在关注。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很难,即使突破了,也难以影响到原油的市场地位。
由于战争等因素,在过去几年,可能是欧佩克成员国最为团结的时刻。
多次会议一致决定共同减产,抬高国际油价,赚得满嘴流油。
然而,在这一时期,华夏的生物柴油却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际能源署发布了最新的报告,
“华夏的生物柴油产能增长超出了全球的想象,以往受限于原料供应,年产能不到30万吨。
但这两年,随着生物能源林的大获成功,年产能有望突破到200万吨!
这是一个极其夸张的数字。
如果华夏明年能继续保持这种增速,其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生物柴油产能国!
并能将这一头衔保持很多年!
同时,如果在全球推广嘉禾集团的能源树种,全球的生物柴油供应增长将大幅提升!”
通篇报告都在吹捧华夏的生物柴油有多牛逼,给人的感觉仿佛马上就要取代原油一样。
这份报告无疑有极大的夸张成份。
但却有不少西方媒体响应这一报道,纷纷鼓吹新能源,质疑的只有少数证券媒体。
因为欧佩克也发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