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某位议员拉来的投资,对这家亚洲鲤鱼加工工厂寄予了厚望。
亚洲鲤鱼是所有人的噩梦。
但没想到在农业上还有对付红火蚁和蒺藜的技术。
杰伊问:“他们的工厂什么时候能投产?”
“明年开春前肯定可以。”约翰确信的说道:“到时在斯普林菲尔德应该就可以买到。”
“好,明年带上我一起。”
同一时间。
余秦也完成了对全王生物斯普林菲尔德工厂的考察,陪同他的是李央,以及全王北美公司的米切尔·贝里。
“进度比我想象中快。”
“本来也只是生产车间,没有精密的仪器设备,快是自然的,明年全王也能赚美利坚的钱了。”
“哈哈哈。”
余秦和李央两人是用中文交流的。
一旁的米切尔听得一头雾水,但看着两人对着工厂大笑,肯定对他的工作比较满意的。
想到这家公司拥有能对付红火蚁和蒺藜的技术,米切尔就一阵热血沸腾。
华夏人来拯救美联邦了。
…
印度,马邦。
来印度后,程迪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孟买大学的农田里。
像一名兢兢业业的育种研究员一样,搞着科研育种。
从国内引种的众多品种,也被他种到了孟买的农田里,其中包括作为杀手锏的甘蔗品种。
孟买大学作为印度知名高校,农学院的农田也遍布马邦各地。
于是程迪借着研究的名义,将‘种子’推广到了马邦西部的城市:艾哈迈德讷格尔。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种子也被他送给了各地的大农场主。
不得不说,马邦的自然条件确实得天独厚,甘蔗一年可以种两季。
1~3月种植,到5~7月份收割;
8~9月种植,12月中旬收割。
如今,正是第一批甘蔗收割的季节。
艾哈迈德讷格尔甘蔗育种田里。
一窝窝甘蔗整齐地站立着,根茎粗壮,只是看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美妙。
事实如此,见证了这片甘蔗生长过程的学生纳特站在甘蔗丛间,对着众人大呼大喊。
程迪听不懂,但他感觉大受震撼。
众人以为他也惊叹甘蔗的丰收。
教授萨特南拍了拍程迪的肩膀,说:“伙计,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