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彦披着蓑衣,给陛下撑着雨伞,道:“陛下,雨势太大了。”
皇帝这些天一直住在潼关,潼关也有养羊。
李承乾吃着一碗羊头汤,问向也在吃着羊肉汤的苏婉,道:“这里的羊肉与关中的羊肉有区别吗?”
苏婉儿摇头道:“有不一样吗?”
李承乾又尝了一口,道:“羊所吃的水草不同,应该也有区别。”
小福端着一碗鱼而来,将热气腾腾的鱼放下,道:“潼关鱼在关中一直颇有名气。”
宁儿先尝了一口,一边吃着道:“的确很鲜嫩。”
皇帝一家一直在潼关留到了十月,这才动身离开这里。
上一次来洛阳是二十年前,皇帝的队伍一路没停,而是先来到了老君山。
李承乾站在山脚下,抬头也见不到老君山顶上的情况。
洛阳太守高季辅询问道:“陛下,是否要上山?”
李承乾笑道:“太高了,朕就不去了。”
“喏。”高季辅又对身后的一众洛阳官吏吩咐道:“陛下有旨,不必告知李道长了。”
一群官吏纷纷点头。
在朝中的时候,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熟面孔。
而在这里,李承乾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现在的官吏都是科举入仕。
在这里绝大多数的官吏也都是支教学子出身的,支教发展多年,学子也越来越多了。
而这些年轻的官吏,或许要在一个位置上留任数十年,半辈子,大概他们一辈子都得不到前往长安城的调任,他们唯独在参加科举的时候,会去一趟长安城。
李承乾让高季辅带着这里的官吏先回了洛阳,而后在老君山的山脚下驻扎,打算在这里留几天。
在秋雨时节,抬头看向老君山,山顶大部分都隐藏在了云雾中。
大军将山下这片地圈了起来,皇帝喜钓鱼,而在老君山脚下正巧有一条河。
河水很清澈,水流倒也不湍急,李承乾刚鱼线放入河中就见到河对岸有个少年人。
这个少年人长得很黑,一手拿着书,一边看着书,一边在河对岸走着。
李承乾看着对岸得少年人,而对方也注意到了这里的目光。
这个少年人先是盯着鱼线的浮标看了许久,而后蹙眉摇头。
李承乾也不知道这个少年人摇头做什么,钓起了一条鱼,
又见到对方从地上拿起一块石头,石头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