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达到两万三千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京城的户外广告还向纵深发展,京城很快就出现了招牌广告、灯箱广告和旗帜广告。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京城,三环以里,主要闹市区的户外广告都被人给占据了,而且都是被国营的广告公司给瓜分了。
宁卫民和赵大庆作为广告行业的新手,他们合伙开办的民营广告公司,想要在京城传统闹市区的户外广告牌上分杯羹,时机已然错过了,根本不用想。
不过没关系啊,现在的三环路,虽然已经建成通车,但环路之外还大多荒僻。
在这条路上的机会还是有的是的,而且那都是未来最重要的机会。
宁卫民走之前,就在一份地图上给赵大庆当面圈画了重点地段,从三元桥到双井路段都是第一选择目标,大北窑更是重中之重。
而且他明确的告诉赵大庆,说这些地方围绕使馆区,靠近机场路,以后肯定外国人会越来越多,最终聚集在这里,变成新的商务区。
如果说自己交给赵大庆的现成广告业务可以让广告公司不至于饿着的话。
那么这些户外广告的新业务才是他们广告公司未来能赚大钱,在京城立住脚的关键。
只要赵大庆把这些个路段的户外广告资源尽可能拿下来,基本上未来十年那就是躺着挣钱的命。
拿下来越多,挣的就越多,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涨租金了。
那赵大庆还不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拼命搂啊?
赵大庆经宁卫民一番指点,茅塞顿开,最先瞄准的两块地方就是大北窑和三元桥。
在这个年代,在户外设立广告牌还没有太复杂的手续。
只要跟京城宣传部门申请报批,获准后再去交管局做个备案,打个招呼就成了。
这两个部门并不难为人。
惟一算得上硬性门槛,让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根据市宣传部门规定,京城所有的路牌广告和户外广告,都只能由京城美术公司统一规划和制作。
也就是说,这还是一门被国企垄断的行当。
而且户外广告牌都是固定在角铁焊成的架子上的,这年代也没有喷绘技术,图案全都靠人工去画。
无论是安装工人还是画画的美工,全得高空作业,自然造价不低。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一块广告牌动辄好几万块的造价而被拦在这个行业之外。
不过有一说一,这对于起步较高,账上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