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郑芝龙集团确实一直忠于明朝——虽然是独立性很强的军阀。}
{但在对外维护国家主权甚至开疆拓土方面则从不含糊。}
{而明朝沿海的对外交流全面开放,不仅限于商业贸易,外国人在中国出入很自由。}
{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很多外国人在明末中国各地的生活观察记录,中国学者也因此大量地了解到了西方的近代科技文化成果。}
{究其缘由,关键还是统治者的权力合法性高,没有清朝这种满汉之分的心病。}
{清朝统治者就没有这种自信——但他们还他妈聪明的认识到自己不应该有这种自信!}
{因此才用严防死守的思路来处理对外交往问题。}
{……真他妈……无言以对……}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面色沉着。
明清交战的时,大明利用海军优势,从山东半岛向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运输战略物资,支撑起了毛文龙在皮岛活动。
郑成功父子割据台湾抗清,清朝也只能采取“禁海迁界”的政策来隔断他们和大陆的经济联系,在军事上长期无能为力。
若不是郑成功手下的海军将领施琅叛变投清,大清还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海军,成功收复台湾。
满洲将领不具备指挥海军的能力,满蒙士兵也很难参与海上作战。
所以收复台湾以后,也就基本停止了海军发展。
至于目的……
康熙看向天幕。
当然是防止汉人独立掌握一支有实力的军队。
女真和蒙古受生活习惯,并不适海洋上的生活,所以在中原驻防八旗的九大驻地中。
最南边的广州和福州两地没有满蒙士兵,只有汉军。
清军长期以来也一直没有自己的海军。
而现在,英国从海外来了。
海军,是建还是不建?
建,用汉人,汉人掌握海军。
不建,英国人会不会有二心?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推出去罢了。
他理解乾隆。
……
大清·乾隆时期
“圣祖晚年曾言……”
乾隆看着天幕,突然对永琰道: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