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汉人心不齐,如满洲蒙古数十万人皆一心。”
“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
“你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吗。”
永琰额头开始沁着细汗,紧张道:
“圣祖的意思是……是……”
“西洋国家是中国大患,可汉人与大清国心不齐……”
“他们若是跑到西洋国家控制的南洋卖米卖船,人还留在那里,再与西洋勾结,就麻烦了……”
乾隆点点头,又突然沉寂了下去。
……
大清·咸丰时期
咸丰看着“闭关锁国”四字,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
圣祖下的禁海令并不禁止贸易,而是禁止沿海地区居民擅自出海,并禁止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停留。
也就是禁绝汉人和海外国家的直接交流。
一切贸易必须在朝廷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确保贸易双方只有财货交流而没有思想、文化、科技、武器、感情等其他交流。
雍正爷、乾隆爷、嘉庆爷、道光爷,都严格遵守了这个政策原则。
只因……
“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窥中土。”
……
【但谈判失利和一口通商并未妨碍中国和西方国家贸易额度的迅猛增加。】
【在1764—1833年鸦片战争前夕的半个多世纪中,英国输入中国的贸易额增加至原来的约十五倍。】
【中国输入英国的贸易额增加至原来的约十倍。】
【1789—1833年间,美国输入中国的贸易额增加至原来的约十四倍,中国输入美国的贸易额增加至原来的约十倍。】
【若以商船为例,据统计,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七十二年中,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三百一十二艘。】
【而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道光十八年(1838)的八十年间,到粤海关贸易的商船共五千一百零七艘,增加至十六倍。】
【而19世纪30年代,英国下议院组织过一个“考察东印度公司的当前情况及大不列颠、印度和中国之间贸易情况小组委员会”。】
【他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在大批和对华贸易有关的英国、美国和印度商人中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
【这个小组最后做出结论说,绝大多数在广州住过的作证人都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