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伸筷子就夹,想喝酒了端起酒碗就饮,别看她给人柔弱妩媚的感觉,吃喝起来那是相当的豪爽。
总体来说,宴会毫无波澜顺利地走向尾声。
酒足饭饱后,士子们都面露满意之色,他们所有人在崔简的引导下来转场到都督府第二层院子。院子里摆满了文人墨客常用的条桌条凳,桌子摆成扇形,围着中央十多张桌上,每张桌子上备有瓜果酒水,桌子旁又安排专人煮茶,宴席完毕,文会要开始了。
李元婴走上前:“洪州城的各位宿老名士,洪州辖区的各位族长以及各位士子请了,某家李元婴,陇右人氏,初入洪州宝地,忝列都督一职,今日特宴请诸位儒林士子共襄儒林要事。经过某家与卢长史日夜商议,又征得江右宿老名士支持,永徽四年开始,洪州辖区的儒林将要有如下三项举措。”
说到这里,李元婴顿了顿,目光扫了一圈在场的人,场中的人鸦雀无声,都兴趣盎然地看向他。
李元婴收回目光,缓声说道:“其一,洪州选士在保留新制的基础上任然沿用旧制,也就是说,除了都督府在辖区择优推荐入朝应试为官之外,各州县的幕僚官属增大自行选用士子为官的比例;且州县为官政绩突出者可以由都督府推荐入朝为官,为我们洪州苦读的士子广开入仕门路。”
李元婴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场中的士子交相弹冠相庆。大唐士子们早起晚睡,寒窗苦读多年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学而优则仕嘛!为了远赴长安入朝为官嘛!
要知道,科考一事儿自杨隋一朝至当下几十年的发展,朝堂内外科考入仕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唐人最看重的盛事儿之一,大唐士子们也以科考入仕为荣,尤其近些年,不管是世家大族子弟还是寒门士子对科考入仕趋之若鹜,并且朝廷对科举入仕的官员也颇受重视,无形之中他们的仕途相对畅通得多。诸般光环荣誉下的科考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不是随便哪个人读几年书、能识文断字就能科考成功的。洪州的推出这一举措既鼓舞了士子们的士气,又切实给予读书人更多机会。这立刻引得多位士子争相站出来高声称赞。
在场家族的当家跟熟知人对视一眼,也满眼火热,增设职位也就意味着他们操纵职位的机会增多了。
宿老名士们也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频频称赞李元婴新推出的举措益处。
卢承庆坐在桌子后面端着茶碗喝了两口茶,放下茶碗,望着场中兴奋的士子们也是有些感慨,读书人听到这种举措多么感激涕零。忽然,他心中一动:江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