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菩萨有一个障碍,就是他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很难使令他满「足」的。什么样的欲望呢?「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他内心对于别人「供养」的财物资具,以及别人对他行为乃至言词的「恭敬」赞叹,他深深的爱「着」不愿意弃「舍」,这样子就违背了他的菩提心,「违」背他菩萨的戒体,而且是重的突吉罗罪,是「染」污「犯」的情况。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开缘的情况是说,对一个初心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他已经努力的要往无上菩提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每一个人修学佛法都从凡夫开始,他过去生熏习了很多贪欲的烦恼,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起现行,他内心当中对于贪欲的烦恼也是非常的厌恶,「断彼生起乐欲」,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这样的增上惭愧,对于他去贪求利养恭敬烦恼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厌恶,不但是有厌恶的心情,而且他「发勤精进,摄彼对治」,他也不断的采取实际的对治行动,他经常修无常观、无我观,他不断的强迫的告诉自己「这个名闻利养是无常败坏的,一下子就过去了,我追求的是广大的功德,我不应该贪着路边的小花,应该继续往前走」,他也不断的以这个真理来开导自己。
但是「虽勤遮遏 ,而为猛利性惑所蔽」,他不断用真理来开导自心使令保持正念,但是多生多劫烦恼的习性毕竟太粗重了,他被强烈的贪欲烦恼所遮蔽,而数「数」的「起现行」,这样的情况是列入开缘。这意思就是说,佛陀给菩萨有成长的空间,但是关键点在于「你已经很努力在对治了」。「很努力在对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这个人有希望、有潜力。就是说这二个人都起烦恼,这二个人都起烦恼:一个人是根本不知道东西南北,内心当中没有愿力、也没有正见,这个人完全没有希望,他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生如此、来生更是如此,他是这样子;另外一个人也起烦恼,但是他已经明白了真理,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他心中已经有光明,他现在是暂时的起烦恼,但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真理能够对治愚痴,只要他不放弃努力,他总有一天能够进步。
所以佛陀对于初心菩萨已经努力的对治所生起的这种暂时的现行是列入开缘的,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后面有很多条戒都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你已经产生增上惭愧,而且努力的对治,但是他这个烦恼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